倔强的公主与状元的传奇:一场王城风波引发的血雨腥风
- 2025-04-21 10:07:05
那日御花园的晨露还未散尽,十四岁的安清鸢蹲在兰芍斋墙角。指尖戳进土里的时候,她听见头顶传来脚步声。那脚步格外沉稳,是穿布靴踩出来的沙沙响,夹着竹叶被踏破的脆声。
待到看清来人样貌,安清鸢突然笑出了声。这人高颧骨生得棱角太过分明,眉眼深邃得能掐出水来,可脸上的痘疮还是没褪净。他是今年科举最黑**探花郎——霍远山。
「殿下为何在此?」霍远山福身行礼,身上沾着宫廷常见的熏香,却混着几分泥土味。
安清鸢直起身,袖中蝴蝶玉佩玎珰作响:「我在等一朵千金难买的星月兰。你呢?」
「来找殿下讨教天文历法。」
两人的初次对话就这么结束了。可那人在殿前见驾时提到「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」,让安清鸢记了一整个春秋。
王城最贵的倔强,比金冠更扎眼
史官笔下的安清鸢是个温良恭顺的公主。可没人见过她抄错药方时撕纸的动作有多凶狠,也没人见过她在御书房与太傅争辩周易时亮出的獠牙。
那獠牙是七岁坠马留的根,她说:「本宫天生硌牙子,咬起人来更利索。」
这位公主的确利索。她将父皇赏的翡翠观音玉坠劈成两半喂鱼,把宫女们费尽心思绣的百子千孙图剪成棋盘。直到某日她在御花园遇见研药的霍远山,才总算遇见能和她争输赢的对手。
「这药方里要用辰砂还是朱砂?」安清鸢拈着雁翎笔写下「朱」字,「本宫明日本要尝汤头。」
「药性差了三十六道。」霍远山在「朱」字旁写下「辰」,「殿下若信我,明日本自尝给你看。」
露水夫妻or血浓于水?比电视剧还狗血的真相
御书房外头跪着二十四个太监,全是因为安清鸢在皇贵妃寿宴上打断了花轿。那顶红轿里娶的是她三叔家远房侄女,可当霍远山挺着刀拦在轿前时,安清鸢忽然想起这个人嘴角沁血的模样。
那是在去年梅花宴。她派去送药的嬷嬷半路被堵,霍远山摔碎药罐后夺过她的药匣吞下去。「殿下若肯信我,就该把命交给我。」
如今这对懵懂初尝的男女,正踩在王城最危险的钢丝上。安清鸢在兰芍斋画的梅枝图暗藏方位,霍远山每日研墨时偷塞进玉砚的信笺用的折字。直到宫女梅香撞见他们隔着墙根的背影——公主抄着男装衣领,穷书生咬住她的耳朵。
「放手!」安清鸢这般斥他,「当心腌臜了殿下的衣裳。」
免费阅读的真相:比皇榜更惊心动魄
记得初次读到安清鸢寒夜撞进霍远山寒舍时,窗外飘着头年雪。这姑娘在稻草垫上写下「安」字时,竟与当朝摄政王笔迹九分相似。后来才知道那些所谓的小公主任性行径,全是为了遮掩她暗探朝堂的线索。
而那本被人当作言情小说的状元的小公主,真正的玄机藏在第三百一十三回。安清鸢抄药方时写的「天仙藤」,其实是军需库钥匙的暗号。至于她最后嫁给霍远山时那句「本宫要**了」,竟成了这出大戏最寻常的铺垫。
「殿下写药方写的都是军机密信。」霍远山后来这样对她说,「比起医书,我更懂你。」
比宫斗剧更扎心的真相
读完这部被误以为是甜宠文的作品,我合上书页时想起邻家阿姨。她总在菜市场抱怨现在的宫廷剧太假,转头回家看手机到天明。她儿子高考报了古文系,说要研究那些被误读的古典故事。
现在想来,当安清鸢最后端起霍远山熬的药汤时,喝下的不是救命的丹参,而是两个孤独灵魂的酬酢。他们用年轻人看不懂的隐忍,在王城扎起最锋利的篱笆。
故事那句「朕的女儿长大了」,我读了十遍才懂。真正的自由从来不是嫁与谁,而是有勇气说出真心话的刹那。
那种痛快,比整座王城还要烫。